书名:现代日本

简介:[英] 克里斯托弗·戈托-琼斯 / 2014 / 译林出版社

豆瓣评分:8.3

我的评分:5.0

我的标签;kindle_lcd,#2018,牛津通识读本

我的评论:「由于缺乏发展到合适程度的现代主体意识(尤其是缺乏可供主体参与的、活跃的公共空间),战时的日本人未能理解自身在反抗帝国主义国家方面的责任。在丸山看来,这导致了一种“无须负责体系”,使得日本在对其行为毫无控制感、责任感的状况下“滑入战争”。」

读完时间:2018-03-13 14:50:18


读书笔记:

2018-03-05《现代日本》克里斯托弗·戈托-琼斯

  • 第一章 日本 遭遇 现代 世界
    • 美国积极向西
      • 1845 美国吞并的德克萨斯
      • 1850加利福尼亚收入联邦
      • 1853马修佩里扣关
        • 微缩蒸汽火车 vs 相扑
      • 1984《神奈川条约》
    • 英国
      • 1842鸦片战争战胜中国
    • 日本
      • 无法避免战败命运,废除攻击外国舰船的命令。
      • 失去关税控制权
      • 不平等条约激发民族主义意识、驱动革命
    • 德川治下
      • 前因
        • 织田信长
          • 扩张 血腥统一
          • 解除农民武装 武士阶层区分制度化
          • 不接受将军称号

            统治权不以来相对无权的皇室施与的任何宗教或神秘主义认可

        • 丰臣秀吉
          • 1588 收缴武器 武士之外携带武器违法
          • 积极索求将军称号 被拒绝
          • 1592 – 1597 侵略朝鲜 以驱动日本集体力量
            • 并非现代民主战争
            • 武士集团主导 为从冒险中获利
            • 预示着新兴国家将国内的不满情绪导向海外征服
          • 1598 秀吉去世 继承权斗争 德川家康脱颖而出
        • 德川家康
          • 1600 关原之战 德川家康统一日本
          • 1603 接受天皇授予将军称号 治下的和平归根结底是依赖天皇许可
        • 综上
          • 军事领导人与皇室之间存在权利对抗权威的关系
          • 问题潜藏水下,隐而不彰
          • 目前仍然存续

            天皇(目前地球仅存的皇帝)仍然在政府(对人民负责而不是对天皇负责)的合法性上,仍然被赋予巨大威望和象征性权威

      • 和平的轮廓 和 现代日本
        • 德川家康和德川家光 为解决战事 解决制度问题
        • 方案被称为 幕藩体制
          • 将幕府(帐幕 军人政权)与藩(大名统治的领地)联系起来
          • 天皇和将军的关系的解决
            • 承认皇室任命是幕府合法性的前提,且,皇室的存在完全依赖于幕府
            • 提升皇室的庄严地位,同时利用皇室对幕府的以来支撑幕府合法性
            • 因此德川政权将皇室转化成了君主立宪政体,现代特征结构
            • 赋予将军独立于皇室的宗教和精神合法性
          • 将军和大名(军阀)领主的关系(参勤交代制度)
            • 奖惩,拉拢,排挤,减少,土地分配,禁止结盟,直系亲属永久居住在江户成为人质
            • 实际上,集权进程绵软无力
            • 催生国家意识
              • 大名住常住江户,使江户成为实际首都(名义首都使京都)
              • 往返产生交通路线,使京都与江户之间的大阪飞速发展
              • 产生全国性市场经济
              • 经济高速增长
              • 经济高速发展无法持续
                • 原因:列岛贫瘠 自然资源匮乏 禁绝亚洲贸易
                • 动荡产生
        • 阶层
          • 空间流动高
          • 阶级流动不可能
            • 士 武士 神圣
          • 改变
              • 武士阶层只消耗不产出,经济实力降低
              • 没有战事,价值无法体现
              • 商人经济实力增长
              • 不再尊重武士
              • 武士阶层难以维持合理性
            • 苗头
              • 1702 元禄赤穗事件 47浪人
              • 引起争议 成为国家认同的组成部分
              • 体现武士阶层价值成为日本现代化的障碍
              • 剧作版本:《忠臣藏》
          • 佛教
            • 扶持佛教冲击天皇的地位
            • 坚忍克己禁欲原则促进稳定
    • 幕府与明治维新
  • 第二章 天皇制下的革命:接纳现代性
    • 明治维新步骤和效果
      • 1868 明治天皇从京都迁至江户 定位皇居
      • 江户成为新首都 改名东京
      • 至1880 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变化
      • 幕藩体制解体
      • 1895 第一场现代战争中战胜中国 侵略台湾
    • 靖国神社
      • 会津藩 抵触帝国军队 与之作战
      • 显示出合法性参与问题
      • 1879 因此 建立新的神社 靖国神社
      • 为战死士兵提供官方纳神所
      • 为全国性崇祀中心
      • 是国家的象征性符号
      • 宗教符号 使新政权合法化
    • 镇灵社
      • 靖国神社内部
      • 1853年起,在内战中死去的人招魂
      • 形成更加包容的国家意识
      • 相隔离 被保护 防止极端民族主义团体炸毁
      • 表彰日本国内的国家之敌 甚至表彰在抗击日本帝国战斗中死去的外国士兵
    • 启蒙者——明六社
      • 获得社会达尔文理念 将日本引向帝国主义
      • 否认儒家传统
      • 和魂洋才:西方科技+东方精神
    • 政党形成
      • 1881 第一个全国性政党:自由党
      • 1884年解散
    • 改革
      • 士农工商废止
      • 1871 废止传统藩 改制为72个县
      • 大名获得优厚补偿 安逸得以延续 而责任被卸除 感到满意
      • 第一次,帝国军队统一在一面旗帜之下
      • 国家税制 公共项目 全国性铁路
      • 武士矛盾
        • 武士特权被解除:年奉 佩刀权 特殊服装发型
        • 武士形象重塑为国家名片
    • 本质
      • 天皇
        • 天皇其人及其象征 都不可侵犯
        • 仅在不侵犯臣民对天皇的义务的前提下,自由和圈里才会得到保障
      • 全面吸收西方文明之时,尝试定义并保存那些使他们成为日本人的独特特征
  • 第三章 超克现代性和被现代性超克:战时日本
    • 因果
      • 将日本传统极端化,断言其优于西方国家传统
      • 因此要避免被西方传统污染
      • 进而产生使命感:帮助其他亚洲国家超克现代性及西化的隐性感染
    • 朝鲜
      • 1876 江华条约强加给朝鲜 激怒中国
      • 中日竞争对朝鲜的影响力
      • 1894 朝鲜爆发起义 反对外国干涉
      • 朝鲜统治者为恢复秩序 向中国请求军事援助 并在朝与日本人冲突 引发甲午战争
    • 结果
      • 霸占辽东半岛 台湾
    • 结盟
      • 1902 日本与大英帝国结盟 承认在朝鲜的权利要求 同日本合作对抗俄国
      • 日欲与俄达成协议,日本承认俄在中古东北优势换取俄承认日在朝鲜特殊利益
      • 俄回绝
      • 1905 击败俄波罗的海舰队
  • 第四章 经济奇迹和后现代社会的形成
    • 对日占领理论上应是多边事务、应受远东委员会的监管,但从一开始就是美国的独角戏
    • 麦克阿瑟的改革计划雄心勃勃。他认为战时日本饱受过度中央集权、军国主义及法西斯主义之苦,因此在制订计划时,遵循两个相互联系的“日本问题解决办法”,即非军事化和民主化。
    • 这部宪法将天皇转化为“日本国民统一的象征”,并把主权交到国民手中。
    • 与其他西方国家不同的是,日本不必将大量预算花在军费上,因为它始终受《日美安保条约》的保护;
    • 1989年泡沫经济崩溃、昭和天皇死去,在此之后,绝望情绪成了1990年代所谓“失落的十年”的特征。
    • 奥姆真理教想要控制东京(接着控制世界),以根除西方物欲价值观——现代性——导致的精神败坏。
    • 现代日本未能向它的人民提供明晰的认同意识和共同体意识。在21世纪之交,奥姆真理教就像是国中之国:这个“支国”俘获了幻想破灭者的想象——它是另一个现时(社会曾担心“御宅族”会生活其间的那种现时),被指望消除真实现时中的苦痛。
  • 第五章 克服否认:当代日本欲成「正常国家」
    • 小泽呼吁日本应最终摆脱“战后心理”、不要再关注太平洋战争的后果,以成为一个“正常国家”。他所说的“正常国家”,是指在国际体系中承担的责任与其经济地位相称的国家。
    • 即日本虽然道过很多次歉,但它从未真心感到抱歉。
    • 事实上,我们或可发现,这种逐渐模糊的内/外人格区分(例如,身为首相的小泉纯一郎,作为公民个人公开地参拜靖国神社),是卷入精神分裂理论本身的真实过程的一部分。
    • 战后美军占领日本时,日本存在内在矛盾,这种矛盾令日本的“人格”确确实实地分裂成了内外两个自我。在他看来,战后日本被置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需要实现民主,一方面发现民主是由原先的敌人强加的。
    • 加藤认为,日本的精神分裂状况阻碍战后日本充分发展出可借以面对自身战时经历的连贯的、现代的历史主体性,公共日本(由于追随美国,因而被迫跟风谴责自身的历史)和私下日本(存在于反动的、国家主义的阴影中,见不得光)都未能真诚地或全面地与日本过去实际发生的事件,包括战争期间日本犯下的暴行对话。
    • 他说,由于缺乏发展到合适程度的现代主体意识(尤其是缺乏可供主体参与的、活跃的公共空间),战时的日本人未能理解自身在反抗帝国主义国家方面的责任。在丸山看来,这导致了一种“无须负责体系”,使得日本在对其行为毫无控制感、责任感的状况下“滑入战争”。
    • 日本人的战后忏悔确实靠不住:日本在公开场合的忏悔不过是它移用的、“亲美的”、政治正确人格的一个侧面。
    • 事实上,我们或可发现,这种逐渐模糊的内/外人格区分(例如,身为首相的小泉纯一郎,作为公民个人公开地参拜靖国神社),是卷入精神分裂理论本身的真实过程的一部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