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哲学祛魅-牛津通识读本》笔记

350.「虽然商羯罗成为一个遗产中心,在此人们把他的哲学付诸实践,但这也只是宗教仪式而并非论辩与阐释的论坛。其实,佛教仅在印度之外遗存下来,比如在中国、日本、斯里兰卡、缅甸以及泰国。佛教学者仍继续在他们自己的佛教派别内探讨着深奥的哲学问题,但这种传统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种宗教。」2.00d/b


书籍名称:
《印度哲学祛魅-牛津通识读本》
基础信息:[英国]休•汉密尔顿 / 2013 / 译林出版社
豆瓣评分:7.1/10
豆瓣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4698023/
读完时间:2023-01-16 21:48:10
我的评分:3.0/5.0
我的标签:牛津通识读本,微信读书,#2023
免责声明:本页面所发布的笔记仅用于分享我在阅读过程中的摘录、总结和反思。内容大多为书中原文或书中观点的简要提炼,并不代表我个人的立场、意见或价值观。书中观点仅供参考,如需深入了解或采纳,请参考书籍的原始内容。

 


阅读笔记:

休·汉密尔顿

20个笔记

第一章 理性与信仰

underline

哲学并未被看成是一种在工作之余可以被搁置一边的专业性的学术追求,而是被看作人们内在或精神上的一种追求,它试图去理解实相(即现实)的真正本质。

思考与信仰

underline

宗教与哲学共同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一个人如何才能找到这些关键问题的答案。在我们假想的这个宗教案例中,如果教义是由一位超人所给予而且信徒们把他所说的话当做真理来接受,那么一个人的知识便是通过“启示”(或者被称为“言语证词”)来获得的。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有人都非常依赖言语证词。例如,那些曾经亲眼目睹过南极洲的人会说,南极洲就在地图上标明的那个地方,而我们当中那些从未去过南极洲的人们,便会把他们的描述当做事实来接受。从未经历过分娩的人,也会因为那些经历过的人的描述而相信分娩是非常痛苦的。我们都会习惯性地根据新闻记者、老师、作家、科学家、专家学者等所说的证词,来了解各种各样的事物。在日常情况下,通过这种方式所获得的信息,至少在原则上都可以得到验证。然而在宗教领域里,情况却有所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不是因为了解方式的不同,而是因为宗教里的主题都无法得到验证。因此,对宗教师长所给予的信息,只能基于笃信而加以接受,或者说“信奉”。哲学家对这种不可验证性是不接受的,并且认为这种有关实相本质的信息是无效的。对同一主题,哲学家只会借助理性的或逻辑的认知过程来进行研究。所以,哲学这门学科特别关注其自身与所谓“知识的限度”的关联。也就是说,哲学试图建立一套标准,并据此来鉴别资料本身是否可以被合理地理解为有效的知识。有关认知的理论(我们如何来认识)在此被称为认识论。

宗教与哲学的共同关注

underline

当代的西方哲学派别声称,它们只关注某些确定的知识,也只研究那些可以通过逻辑论证来思考的问题。由于这种方法论标准被非常严格地强行实施,以至于从20世纪初开始,大多数哲学家都不再关注那些重要的形而上学方面的重大问题,比如,那儿有什么?存在什么?关于实相本质的绝对真理是什么?有些人会说,回答这些问题所牵涉到的推理过于思辨,无法将之可靠地限定在可理解的范围之内,因此最好还是将这些问题搁置一边。其他人则主张,那些与可能超越人类经验的任何事物有关的问题,在本质上都是毫无意义的。因此,现代哲学倾向于关注一些与各种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有关的具体而专业的问题。早期的哲学家在谈及他们在追寻智慧或理解的过程中应该如何生活时,都曾讨论过诸如伦理和善这样的话题,这些话题多被当成智力上的一种抽象来加以探究和论辩。专门的哲学已经从个人的追求中分离出来,而且对于很多人来说,哲学本身只有在这种现代意义上才能被理解。

业报轮回

underline

“业报轮回”思想是印度世界观的另一个特点。英文中karma一词是由梵语karman(羯摩)演变而来的,意为“业”。其隐含意义为有业故有果报,业报即指如自然法则般运转的因果报应规律。

underline

由此可见,业报即指因果报应规律的运作。尽管不同的思想流派对其有不同的诠释,它仍然是整个印度世界观的基石,并受到除为数不多的激进唯物主义者之外各流派的普遍接纳。自公元前5世纪起,业报的概念就与个体都经历不断轮回这一信念相互关联。业有果报是轮回得以延续的动力,而每一轮回的具体状况又与之前具体的业相关联。掌握印度世界观的这一方面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它与洞察实相真正本质相关联的方式。大多数印度思想体系都宣称,具备这样的洞察力可以使个体从无限的业报中获得解脱。

祭祀

underline

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婆罗门人是雅利安人的后代。几个世纪以前,雅利安人带着自身的传统和习俗从欧亚大陆的中部来到印度西北部定居。

乔达摩——佛陀

underline

公元前485年前后,一个名为乔达摩·悉达多的人出生,他就是后世所称的佛陀。“佛陀”本意是“觉醒”,隐喻佛陀觉悟的那一刻。佛经中将佛陀的觉悟描述成洞见真理(又称三觉圆满),其过程可以理解为类似于人沉睡初醒的那一刻。这一点使我们将注意力转向佛教徒的修行过程,也就是从无知到有知,这一点与婆罗门的奥义派、许多苦行僧的观点有共同之处。无知(无明)是滋养生死轮回的主要土壤;人生短暂,却被无尽的烦恼纠缠。要摆脱转世轮回就必须摆脱无知(无明)。正是因为这些传统中早期的传教者声称已经掌握了关于宇宙人生的真知,此后才出现了如此丰富、各种各样的形而上学理论。

underline

运用一种深刻的冥思,即后来传道中讲的“禅定”,佛陀声称洞悉了三界因果,发现了众生本相以及众生之所以如此的原因。他还声称通过洞悉三界因果,已从无尽轮回中解脱出来。首先,他能看到自己的诸多前世,以及各世的业如何影响下一世的情势:也就是说,他能够看到自己的轮回转世。其次,根据因果业报,他看到了其他生命如何轮回转世。因此,佛陀所宣扬的轮回说和因果业报说不是简单地接受当时流行的世界观,而是基于自己的亲身体验。最后,他悟出了如何从内心和观念中根除那些使自己深深受制于俗世因果轮回的因素:欲爱、贪恋生、对现实本质的无明和虚妄我见。

佛陀的教诲

underline

“涅槃”原意为“火被吹灭”,这里指因果业报的终止。

缘起

underline

缘起是一种深奥的基本教义。缘起不是指万物不存在,而是指万物存在的方式有别于“存在”和“不存在”。存在意味着“独立完整”,不存在则意味着“未发生”。佛陀的“缘起”说(“相对的存在”)是取其中间道路,即介于“存在”、“不存在”、“存在又非存在”和“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之间。我们上面已经看到的这一反逻辑表述,正是被用来吸纳和反对其他宗教派别在所采取的形而上学立场方面可能发生的一切变动。

从存在的本质到体验的本质

underline

从“哲学”角度看,这一教义旨在帮助人们将注意力从本体论转移到认识论上来。也就是说,在热切的形而上学质疑以及关于自我和世界的本体论理论中,佛陀声称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主观认知过程。个体无法跳出这一过程来弄清或检验过程外部的事件,但是还是可以理解认知的发生过程。

认知的过程

underline

佛陀还认为,将精力花在精确地记忆宗教戒律上,并将某种语言尊为神圣、拒不外传,就如同只注重声音和话语的细枝末节而不去理解存在本身的结构。佛陀指出,真正重要的应该是精神而不是文字,是整体而不是细节,是一个人的理解而不是这个人的记忆。

佛教派别与经文

underline

文本资料显示,在佛陀身后的五百年间,约有十八个不同的佛教派别被建立。僧侣团体中最初的“派系”是建立在不同的戒律规定的基础之上的。后来见解相近的团体也对教义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唯一一支从早期存留至今的佛教派别是小乘佛教。其他早期的佛教派别包括说出世部派、正量部派、经量部派和萨婆多部派。

唯心论

underline

唯心论是一种认为“万物皆是精神”的本体论。某种“心智材料”构成了现实的基本本源。它以某种方式被精神活动所“转化”。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事物本身,因为我们的所见所闻都被具体化为不同密度的物体:我们并未意识到它们仅仅是“心智材料”。因为确实存在“心智材料”,所以唯心主义并不等同于“万物皆空”的说法。由于这一原因,人们可能潜在地把它误解为“幻觉”。唯心主义是与任何多元本体论相对的。后者断言,我们所见的事物的多元性是超验的真实,而前者则否认这一说法。

佛教思想的发展

underline

佛教思想的发展佛陀的教导:“万法都是‘无我’,万物皆有规律:万事万物都是缘起。”阿毗达摩派试图从佛法的角度更多地理解现实的本性。小乘佛教中的阿毗达摩派把佛法分为二十八个“色法”和五十二个“心所”范畴,外加一个“心”范畴。其目的是为了有助于冥思时对佛法进行分析。萨婆多部派中的阿毗达摩派声称万法既存在于过去,也存在于现在和将来。从这个意义来说,它们存在着某种暂时性的本质,或称“自性”。随着时间的流逝,阿毗达摩派的佛法概念变得具体化了:它们作为“万事万物”而获得了一个真实和持久的地位。“般若”的作者们反复强调,万事万物皆无本质。他们通过陈述万事万物“自性”的“空性”提出了“无我”的学说。龙树声称:不仅万事万物都是“空性”,而且任何独立的实体都不可能以任何方式出现或发生。因此,“空性”是指称缘起的另一种方式。此外,我们所知的世界仅是以缘起为基础的:否认这一点就是否认这个世界。瑜伽行派的思想试图依据对我们已知的世界进行精神过程的建构来提出一种关于空性的形而上学。

瑜伽:协调与控制

underline

Yoga(瑜伽的英文)来源于梵文动词词根“yuj”,意为“上轭”——用轭把某物与另一物套在一起。这里多指其“融合”或“结合”之意:或者是自我/灵魂(真我)与宇宙本质(梵)相融合,或者是有神论体系中的灵魂与上帝的结合。

underline

《瑜伽经》首先是一部修行手册,它的各种标准和简明陈述无疑是从长期的修行传统中而不是在论辩中形成的。瑜伽修行者对冥想的洞见要比对抽象的哲学概念更加感兴趣,而修行功效比说服他人也更为重要。这种见解也许比其他任何观点都更能证明,印度“哲学”是以救世为目标和目的的印度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跋 从古代经典思想到现代

underline

伴随着丰富的论辩传统,前基督时代希腊哲学的鼎盛时期在随后的世纪里走向了衰落。同样情况,印度思想的“经典”时期也渐渐地走向末路。与我在本书中所述一样,如果把印度传统的最初期阶段也囊括进来,那么,它令人惊讶地繁荣了一千五百年,并伴随着公元第一个五百年内的宏伟业绩与其丰富多样性。幸存至今的经文与记录都证明了许多其他的经文或早已遗失,或未被发掘,或还未得到考证,但这正说明了印度哲学遗产中原创思想与论辩的丰富多样。许多材料的遗失无疑部分是由于在印度几乎没有或者根本没有翔实记载史料的传统,如记载历史人物、史实、事件以及为历史记载所保存的资料。许多我们现在所掌握的幸存下来的材料除了一个名字之外几乎没有附带任何哪怕是作者和出处的信息。这给学者们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难题,他们已经做了许多学术性工作来尽力把传记材料与年代历史顺序整合起来,在编辑、翻译的基础上还尝试着准确地把它们与历史背景联系起来。

underline

虽然商羯罗成为一个遗产中心,在此人们把他的哲学付诸实践,但这也只是宗教仪式而并非论辩与阐释的论坛。其实,佛教仅在印度之外遗存下来,比如在中国、日本、斯里兰卡、缅甸以及泰国。佛教学者仍继续在他们自己的佛教派别内探讨着深奥的哲学问题,但这种传统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种宗教。

underline

有些哲学家主要受到正理派与佛教经文的启发,把学术生涯致力于以严格的逻辑辩论模式来发扬印度哲学——目的就是要克服西方人关于印度思想是“神秘的”、“魔幻的”和非理性的这种误解偏见。很多人曾认为(如今仍有许多人这样认为)理性仅属于西方人。虽然任何成功地克服此种误解的行为都值得鼓励,但我们也希望不久以后职业哲学家会更愿意对印度逻辑得以发展的更为宽阔的文本语境及其得以发展的原因给予重视:脱离语境的完全抽象化是整个西方的文化现象。随着从根本上对印度哲学中现实本性的关注,比这更为深奥的是经典印度的世界观。

微信读书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