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第一次心理学战争是欧洲的构造主义和美国的机能主义之间的战争,是费希纳和布伦塔诺冲突的延续。然而第二次心理学战争,布伦塔诺的思想同盟军又回到了欧洲,而提倡用物理法研究心理的那一派则到了美国,双方交换了战场。」


书籍名称:
《心理学简史100年》
基础信息:朱广思 广思 / 2022 / 浙江大学出版社
豆瓣评分:7.8/10
豆瓣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076863/
读完时间:2024-07-21 11:27:43
我的评分:2.0/5.0
我的标签:微信读书,#2024
免责声明:本页面所发布的笔记仅用于分享我在阅读过程中的摘录、总结和反思。内容大多为书中原文或书中观点的简要提炼,并不代表我个人的立场、意见或价值观。书中观点仅供参考,如需深入了解或采纳,请参考书籍的原始内容。

 


阅读笔记:

心理学简史100年

朱广思
30个笔记

第一十章 费希纳——用物理法研究心理

◆ 德国是盛产哲学家的地方,在这段自学的过程中,费希纳接触到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的一个观点:“心理学绝不可能成为科学,因为它不可能通过实验测量心理过程。”横跨了生理学和物理学的费希纳有点不信邪,便积极查资料想测量方法。于是他将这一辈子都奉献给了身心关系的研究。

◆ 费希纳用了非常专业的数学方法来测量刺激和感觉的关系。例如,拿一条固定长度的尺子,再让被试者拿一个可以伸缩的卷尺,两个尺子都没有刻度,直到被试者调节到觉得两个尺子一样长为止。当然人类的观察是有误差的,这个误差以上的就是“可感觉到的最小差值”,多次对比后取平均数,就叫均差。我们在这里说单个被试者的单次实验就这么费事,可见费希纳当年要测定那么多种感觉,找那么多被试者,重复做那么多次,这个过程有多难。
最终,费希纳发现刺激和感觉之间是对数关系,随后提出了韦伯-费希纳公式,又叫心理学对数公式:
S=KlgR
其中,S 是感觉强度,R 是刺激强度,K 是常数。这个公式说明感觉和刺激量的关系是对数函数,即当刺激强度以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以算术级数增加。举个例子,人类的感觉没有想象中那么准确,刺激强度是 10 的时候,感觉评分是 1,刺激强度是 100 时,感觉评分是 2,刺激强度是 1000 时,感觉评分才是 3。

第一十二章 冯特——科学心理学之父

◆ 1863 年,冯特的两卷本共 1000 页的《关于人类和动物灵魂的演讲录》出版。虽然在那个年代,冯特还做不到纯唯物主义,但是关注点已经与宗教和灵修话题越来越远。从此以后,冯特就和写作结缘,终生笔耕不辍。

◆ 为了给自己的实验室做宣传,1881 年冯特创办了《哲学研究》杂志,当然内容其实主要是实验生理学。几年后,他把杂志名改成了《心理学研究》。此时莱比锡大学的同事们并没有将心理学看作一门科学,甚至觉得他带着学生进行自我观察会导致集体精神错乱,所以直到 1883 年,这个实验室还没有被官方认可。

第一十四章 威廉·詹姆斯——美国心理学之父

◆ 然而冯特的嘴也不饶人。冯特虽然写作范围非常广,但是研究范围非常窄,只研究理论,不研究技术,反对任何形式的心理学实际用途,认为那些都是工匠做的。对于退社的徒弟们,冯特一贯是公开差评,尤其是那些加入机能主义派别的——不过当时世界上只有这两个大的心理学派,从冯氏门下出来好像没有别的门派可加入。之前我们说的提出儿童心理学概念的霍尔就被冯特批评:小孩子怎么能老老实实配合实验呢?这些研究的条件不能得到足够的控制,它的结果肯定也不是真正的心理学。另一位学生欧内斯特·梅伊曼(Ernst Meumann,1862-1915)把研究方向转向教育心理学时,冯特也认为他这是叛徒行为。其他欧洲学派,只要不用内省法的,都被冯特认为是“假心理学”。至于咱们之前提到过的同时代研究催眠和暗示术的法国心理学界,也就是李万保等人,冯特认为他们的研究“缺乏严格的内省”,根本不算心理学实验。

◆ 实用主义就是如何将思想转化成行动,这样可以让人更了解自己,以便最大限度地把控自己的命运。这明确反对了宿命论,给很多无助的人提供了强心剂。

第一十七章 卡特尔——数次争先的开创者

◆ 高尔顿在心理方面的贡献主要在于差异心理学、心理测量的量化和实验心理学三方面。他主要研究个体差异、不同性别和种族等群体的差异及其成因。高尔顿在研究各种体能大数据的同时,也研究了视力、听力、记忆力等方面的心理学数据。1859 年,达尔文出版的《物种起源》引起了高尔顿对人类遗传的兴趣,于是他展开了以个体差异为主题的实验心理学的新研究方法,并于 1869 年发表了专著《遗传的天才》。在书中,他认为智商是可以遗传的,“我们家族不就是证明嘛”。后来,这个观点被希特勒拿来为种族主义背书。

第二十一章 弗洛伊德——改变世界的犹太人

◆ 大学三年级时,克劳斯让弗洛伊德作为助手考察亚德里亚海海滨生物。在那里,弗洛伊德成为第一个发现雄性鳗鱼的睾丸的人。别小看这个发现,这个问题之前已经困扰了生物学家上千年。因为鳗鱼在交配季节就逃出人类的捕捞范围,而且性别可以随意变换,不到性成熟的时候又看不出性腺的位置,所以人们之前从未见过鳗鱼产卵。亚里士多德在《动物之生殖》中提出,鳗鱼是从烂泥中靠“生命之气”产生的,不是通过有性生殖。老普林尼则认为小鳗鱼是大鳗鱼摩擦掉的皮屑变成的。一直到 13 世纪,欧洲人还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对的。
弗洛伊德解剖了 400 多条鳗鱼还是一无所获,直到 1876 年快结束的时候,他偶然在显微镜下发现一条鳗鱼腹腔中疑似有精巢。他为此写出的论文在奥地利科学院被宣读。但由于他太年轻,不适合站上高贵的科学院讲坛,由克劳斯教授代读,论文还被发表在科学院的学报上。可是,在后来的生活中,他都避免提及此事,甚至将关于鳗鱼的论文从他的出版物中删除了。弗洛伊德的朋友和支持者——英国心理学家欧内斯特·琼斯(Ernest Jones,1879-1958)认为,当时找不到鳗鱼的性器官所带来的沮丧,可能引发了弗洛伊德的性焦虑,而性焦虑后来成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的核心。这听上去挺扯的,鳗鱼和性焦虑有什么关系呢?咱们之后再说。

◆ 弗洛伊德对这些动物的解剖,涉及了当时生理学中的一个大问题——高等动物与低等动物的神经系统之间有无根本区别?再进一步深挖——人与动物的神经系统之间有无根本区别?受到天主教的影响,欧洲的传统观点是二者肯定有实质性区别,人才能被称为万物之灵,而动物是没有灵魂的。弗洛伊德决定研究最原始的脊椎动物——七鳃鳗的神经细胞。如果连它的神经都和人类的相似,那么其他脊椎动物就更不用说了。弗洛伊德顶着曾经解剖鳗鱼的心理阴影,还发明了一种氮化物与甘油混合的泡细胞的药水来方便观察,最后得出结论:人与动物的神经组织之间只有进化程度的不同,并无质的差异。后来弗洛伊德又写了几篇生理学论文,使他有希望成为现代神经生理学的开创者之一,从微观角度站队达尔文。很多人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很唯心,如果了解他早期的生物学背景就不会这么判断了。

◆ 1896 年 10 月,弗洛伊德的父亲去世了,一年后他开始进行自我分析,主要靠分析自己做的梦,还在维也纳犹太学术厅做了有关梦的演讲。弗洛伊德这一分析就是两年,他把分析结果写成了一本书《梦的解析》(又译《释梦》)。1900 年该书出版,这本书成为弗洛伊德最受欢迎的作品,也是挨骂最多的作品。1960 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英国阿拉伯裔生物学家彼得·梅达沃说这本书是“20 世纪最惊人、最狂妄的智力骗局”。

第二十三章 荣格——虽然问题多,但依旧成为大师

◆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

◆ 格发现,两人在交谈时,一聊到与性相关的话题,弗洛伊德就显得特别冲动,先前那股冷静的范儿荡然无存,而荣格凭借自己研究精神病人的经验认为:性问题并不是致病的绝对重要的因素,只起着附加的、次要的作用。之后的书信往来中,两人虽然意见有所不同,但不伤感情,他们共同研讨案例,一起“喷”那些“黑”精神分析的人,一封封书信凝结成坚固的友情。

◆ 根据琼斯的记载,他还见过弗洛伊德在荣格面前晕倒过两次:一次是他给荣格敬酒,荣格说自己在苏黎世和同事宣誓过禁酒,弗洛伊德当场晕倒;另一次是弗洛伊德指责荣格在心理学文章中没写到自己,荣格解释说“天下谁人不识君,您这样真没必要”,弗洛伊德再一次晕倒。

◆ 1928 年,荣格还出版了《分析心理学的贡献》,从此成为继阿德勒之后又一个自立门户的精神分析学派前成员,当上了分析心理学掌门人。在 1929 年为《科隆日报》写的《弗洛伊德和荣格之比较》中,荣格说自己并不是要否认性在生命中的重要性,他要做的是“给性这个泛滥成灾并损害所有有关心灵的讨论的术语划定界限,并把它放置到合适的地方”;还说弗洛伊德关于儿童的性和乱伦等观点,都是弗洛伊德的个人观察,甚至代表道德的“超我”的概念也是“在心理学的表皮下伪装的耶和华形象”,口吻可以说是相当不客气了。荣格之所以这么判断,是因为他的角度是:“精神分析不能只回溯到父母,而是要上升到古老的人类历史。”

第二十五章 “新弗洛伊德”——法兰西的异军突起

◆ 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无法测量,而沙利文则是“测量狂魔”,还在华盛顿参与成立世界顶级的独立精神分析学研究机构。

第二十六章 巴甫洛夫——生理心理学的启发者

◆ 之前我们说过,第一次心理学战争是欧洲的构造主义和美国的机能主义之间的战争,是费希纳和布伦塔诺冲突的延续。然而第二次心理学战争,布伦塔诺的思想同盟军又回到了欧洲,而提倡用物理法研究心理的那一派则到了美国,双方交换了战场。只不过双方观点并不是那么绝对了,而是互相吸收了“敌对思想”。

◆ 19 世纪 60 年代,俄国思想界正风起云涌,伊万了解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还接触到和他同名的伊万·谢切诺夫(Ivan Sechenov,1829-1905)于 1863 年出版的《脑的反射》一书。书中认为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心理都是神经反射,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是可以解释心理活动的。谢切诺夫的观点后来被称为客观心理学或心理学中的自然科学派。这类书看多了,巴甫洛夫逐渐变得不信上帝了。

◆ 之前的动物实验几乎都是在动物全麻状态下做的,实验做完了动物也就死掉了,由于非常爱狗,巴甫洛夫开始主攻研究健康动物的反应。养狗的人都知道,狗在进食之前,看到食物的时候就已经流口水了,巴甫洛夫称之为“心因性分泌”。有同事就提议:你不是在德国接触过心理学吗?咱们用内省法,假装自己是一只狗,来琢磨一下。巴甫洛夫毕竟是“战斗民族”出身,此时他说了一句名言——“如果有谁胆敢在我的实验室里使用心理学术语,我将把他毫不留情地开枪击毙!”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个严谨的科学家,那些意识什么的都是伪科学,会破坏科学的纯净性。虽然在其他心理学派看来,冯特已经够物理化了。

◆ 巴甫洛夫发现,狗只要嘴里进东西,就会分泌唾液,这被他称为“非条件反射”,只要是会吃东西的动物,都有这个机制。但是如果在每次喂食之前给狗信号,不论是声光还是物理刺激,经过几次之后,狗一旦接触到这个信号,就会开始分泌唾液,这叫作“条件反射”。如果在这个信号之前再加一个提醒信号,比如先响铃,后亮灯,就可以形成二级条件反射,再往上还能形成多级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成为后来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理论核心。自 1901 年开始,巴甫洛夫余生的 30 多年,都奉献给了条件反射。

第二十七章 约翰·华生——绝对理性地看待人心

◆ 1908 年华生去耶鲁大学演讲,首次提出了“心理学应该进行客观研究”的概念。

◆ 1912 年,华生和安吉尔分别提出了行为主义者的概念,于是,1913 年华生在美国《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心理学”的论文,强调在行为主义者看来,心理学纯粹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客观的实验分支,要用客观的研究方法研究行为,比如观察法、报告法、测验法、条件反射法等,反对冯特的内省法。华生还说,人和动物并没有明确界限,喜怒哀乐和行为全都是条件反射,心理学研究的任务是找到刺激—反应之间的规律,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从而预测和控制行为。这就是华生所谓的“刺激—反应”公式。这个概念其实是模仿桑代克的联结主义思想,但是桑代克的原词是“刺激印象”和“反应”,华生把涉及心理内部的“印象”也给抹掉了。此文一出,华生名声大噪,从此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正式诞生,史称“心理学第二势力”。

◆ 华生在广告业的“洗脑”成就就是最好的实力证明——你天生一定不喜欢聒噪而重复的口号,但是很多广告就这样,反而让你印象非常深刻。那时候美国正处于积极发展中,有力和有利就是一切。华生为了培养更多“机器人”,于 1928 年出版了《婴儿和儿童的心理学关怀》。这本书可没有真正的“关怀”,而是告诉家长们不要过度关照孩子。如果孩子哭怎么办?很简单,要用“哭声免疫法”,假装没听见,千万不能抱,等不哭再抱。孩子发现哭没用,就会形成新的条件反射,遇到事情就不哭了。晚上也一定要培养孩子独自睡觉,千万不能哄,这样的孩子才能成熟快,早早懂事。如果孩子想要什么东西,父母也一定要延迟满足,先故意不给,然后提条件,让他们明白成年人的社会是要付出代价的。当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很简单,打一顿就好,用一个恶性刺激与不听话的行为形成条件反射,“棍棒底下出孝子”。此后华生变身教育家,其思想统治美国育儿界近 40 年。

◆ 华生大力推广这些育儿法,当然不能放过自己的孩子。罗莎莉正好在婚后给华生产下二子一女。小时候的孩子确实很听话,华生也给了他们很成人化的教育。孩子刚会讲话,妻子就教孩子“生殖器”的正确发音,以后又向他讲述这个东西的具体功能。华生认为,要交给孩子真实客观的性知识,所以,他和老婆面对孩子亲自示范了一下。表面上看这是一对开明的父母,可是孩子们长大后问题就来了,大儿子多次自杀,最终自杀身亡时只有三十多岁;二儿子没有正式工作,年纪轻轻就因患胃癌去世;女儿玛丽倒是成家了,可惜是个暴躁的女酒鬼,也多次自杀,甚至后来外孙女也像母亲一样经常做三件事:发飙、喝酒、自杀。华生的一个儿子评价他说:“他没有同情心,情绪上也无法沟通。他不自觉地剥夺了我和我兄弟的任何一种感情基础。”华生这种构建一个没有感情的“理想国”的观点,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孩子,还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人。战后美国出现的“垮掉的一代”,正好是在华生的育儿法影响下养大的第一代孩子,他们性格暴躁,不修边幅,讨厌工作和学习,吸毒、纵欲,追求绝对自由,挑战传统价值。归根到底,都是从小缺爱导致的心理后遗症。这些人中还出了几位著名作家,掀起了“垮掉的一代”文学热,如《达摩流浪者》的作者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1922-1969),《裸体午餐》的作者威廉·巴勒斯(William Burroughs,1914-1997),还有反学院派诗人欧文·艾伦·金斯伯格(Irwin Allen Ginsberg,1926-1997),这些人文风一个比一个叛逆狂野,甚至后来还启发了朋克摇滚的出现,至今仍有影响力。华生估计想不到,自己对世界造成了多大的影响。现代研究表明,用华生育儿法养大的孩子,轻者患有睡眠障碍,重者患有人格障碍甚至精神分裂。几十年后,美国的父母才悔之晚矣,开始集体讨厌华生。由于后半辈子不混心理学圈子,华生留下的心理学八卦就不多了。他在职场确实混得风生水起:1928 年,他的年薪升至 50000 美元;1930 年,年薪超过了 70000 美元。于是他在康涅狄格州置地,过上了有钱人的无聊生活。1936 年,罗莎莉去世,华生 58 岁,除了工作他对任何事情都没兴趣,反正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也很淡漠。直至 1945 年,快 70 岁的华生才退休。

◆ 华生虽然不在了,可是他的极端环境决定论依旧有影响。有位同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工作的后辈约翰·威廉·曼尼(John William Money,1921-2006)甚至认为,后天教育能塑造性别。1965 年,一对加拿大的双胞胎兄弟出生,分别叫布鲁斯(Bruce)和布莱恩(Brian),布鲁斯半岁时不幸在手术中被损毁了生殖器,曼尼博士就说服他们的父母把布鲁斯通过手术变成女孩子,改名布兰达。曼尼认为,这是一个证明自己观点的绝佳实验。他让布兰达接受女性化教育,甚至让这对当时只有几岁的双胞胎做类似成人的不可描述的姿势,美其名曰增强性别意识——我不由觉得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变态思想。双胞胎 9 岁时,曼尼宣布实验成功,还发表了论文,提出“性别中立理论”,主导了医学界 30 多年。可是曼尼隐藏了许多细节。进入青春期之后,布兰达出现性别认同障碍,后来知道自己原是男儿身,于是做手术改回性别,还改名大卫·彼得·利马,23 岁时结婚,同时成为三个孩子的继父。可他一直有心理问题,2004 年 5 月 5 日,大卫在忧郁症、经济困难和婚姻问题的影响下自杀。而布莱恩知道自己不是家中唯一男孩的时候也出现了心理问题,同年死于过量服用抗抑郁药物——这也有可能是自杀。

◆ 现在看来,华生及其信徒的实验简直是疯狂到没人性。可是在那个反对宗教势力的年代,华生等人推翻了人类的神圣性,将人看作可以随意改造的机器,这已经不是对宗教界“打脸”了,简直是“摔得稀碎”,在科研人员们看来还是挺令人兴奋的。

第二十八章 斯金纳——将反射用到极致

◆ 虽然把所有时期的心理学家都算上,心理学史家把冯特排在了第一,但是只算当代的话,心理学史家和研究生项目负责人都把票投给了斯金纳。他正是行为主义学派的第二代掌门人。斯金纳(Skinner)这个名字可以理解为“瘦子”,他本人也确实是个瘦子。

◆ 1932 年他发明斯金纳箱,用白鼠和鸽子做了很多实验。箱子中有个金属片一样的杠杆,只要按一下,就会有食物落入箱中。斯金纳把饿了一天的白鼠放入箱中,白鼠无意中碰到杠杆得到了食物,几次之后,白鼠就学会了按杠杆获得食物。这叫作“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相区别,这也是斯金纳最著名的一条理论。

◆ 1957 年斯金纳出版了《言语行为》,宣称这本书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可是在斯金纳的时代,批评这本书的人不少,既然斯金纳认为语言是按照程序教出来的,那么为什么很多没有被家长刻意教说话的孩子也学会了说话呢?同年有位后辈诺姆·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1928—)就出版了《句法结构》一书,认为不论是什么民族,人脑中天生就有一种待激活的语法,这些语法融合了所有语言的共同点,公开和斯金纳叫板。直到 1968 年《言语行为》再版的时候,乔姆斯基还是追着批评他。

◆ 不过,晚年依旧坚持行为主义的斯金纳或许想不到,时代变得那么快,他坚持一生的理论,最先从内部被打破了,打破新行为主义的主义,叫新新行为主义,虽然它很多时候还是被称为新行为主义。

第二十九章 班杜拉——模仿学习创始人

◆ 行为主义的疗法速度快,效果明显,适合量产;而精神分析学派类似侦探游戏的疗法偏重分析,时长不定,或许能持续几十年,但是更能厘清心理轨迹。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