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认识产生于自我和世界之间,意义产生于自我和语言之间,真理产生于语言和世界之间。」7.00d/b


书籍名称:
《基督教神学》
基础信息:[英] 戴维·福特 / 2011 / 译林出版社
豆瓣评分:7.2/10
豆瓣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6100918/
读完时间:2023-01-07 10:52:25
我的评分:1.0/5.0
我的标签:牛津通识读本,#2023,微信读书
免责声明:本页面所发布的笔记仅用于分享我在阅读过程中的摘录、总结和反思。内容大多为书中原文或书中观点的简要提炼,并不代表我个人的立场、意见或价值观。书中观点仅供参考,如需深入了解或采纳,请参考书籍的原始内容。

 


阅读笔记:

牛津通识读本:基督教神学(中文版)
戴维·福特

◆ 第一部分 对该领域的描述

神学即是对宗教所提出的问题及宗教本身的思考。

◆ 第二章 神学与宗教研究:该领域的形成

神学应对的是着眼于宗教所提出的关于意义、真理、美和实践的问题

最常见的标签是效仿政治学的:保守神学、自由神学、激进神学。这些术语的优势是揭示了基督教神学的一个关键问题:过去如何与现在及未来相联系。假如你是“保守的”,这通常意味着你想保留过去的某种形式,抵制现在的变化。“自由”意味着你轻松自如地面对过去的权威,面临当代的各种要求时更能接受变化——其神学诉求是上帝本身及上帝赋予人的自由。“激进”意味着你能接受根本的改变,往往借助于诉诸耶稣及早期教会基督教的根基。

第一种类型是一种极端,因为它从外部看待基督教神学,着手处已是心有定见(或者是固有的意愿或想象),只在适于自己体系的地方加以利用。然而,这代表了我们文化中对待基督教(或其他宗教)神学的一种普遍态度:认为它已经过时、是骗人的玩意儿、不道德、制约了人们的想象力,只有当它与自己的体系相符时才表示同意,与神学没有任何严肃的对话,也不承认它有任何实际影响。往往,这种极端类型根本无视神学中最精彩的部分,所做的只是把基督教描画成滑稽可笑的模样。不过,这种极端即便是当其博闻明达之时,也还是会时常表现出上章所说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具有很强的现代性。

◆ 第九章 体验、认识与智慧

从下面的三角形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主要问题均出现于三个角的连线之间——认识产生于自我和世界之间,意义产生于自我和语言之间,真理产生于语言和世界之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